The Justin "Bieber/Timberlake" Experience
這幾年最令Justin Timberlake樂迷納悶的,可能不是餓了七年仍沒有新專輯聽,而是「Justin」一詞已不再由自己偶像獨享。在Justin Timberlake音樂上真空了的幾年間,年輕逾十年的偶像Justin Bieber憑一曲〈Baby〉加上典型的偶像行銷方式,成為新一代少女殺手,在樂壇擁戴者眾。2013年之前,在Google輸入「Justin」,建議搜尋清單中,「Justin Bieber」的排名比「Justin Timberlake」更高,JB與JT,前者在網絡上人氣顯然更佔優。直到Justin Timberlake宣佈要出新專輯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,老樂迷雀躍,其搜尋排名才反勝後輩。
不過在Google搜尋器,排在Timberlake與Bieber前面的,還有一個項目──Justin TV,JTV,網絡發達所衍生的產物。
The 14/2 Experience
Justin Timberlake是昔日少女心中的夢中情人,在同志圈中也是個深受愛戴的偶像。事隔多年,當較幼嫩的少女粉絲轉投JB懷抱,男同志也可從Adam Lambert的作品中得到解放,已婚的Timberlake在市場擔任著甚麼角色?《20/20 Experience》的第一主打〈Suit & Tie〉在年初上場,碰巧David Bowie、My Bloody Valentine、Suede也宣佈即將發行新作,全都是在所屬領域首屈一指的名字、久休復出的人物,間接將JustinTimberlake這個名銜提昇到「經典」的層次。
而鏡頭前的Justin樣子成熟了不少,但俊朗依然,令不少崇拜於其外表的粉絲有繼續沉迷的理由。外表昇格了,內涵也不輸蝕,〈Suit & Tie〉找到Jay-Z協力,這個Rap/Sung collaboration,的確是當下樂壇,級數最高的一椿,不理歌曲效果,只看Justin的臉蛋配上Jay-Z的豪氣,任誰也不能抗拒。〈Suit & Tie〉的MV更選擇在2月14日情人節首播,一大份情人節禮物送給支持他多年的樂迷,真夠體貼與窩心。
The 74/100 Experience
The Roots鼓手?uestlove早前穿了橋,指Justin Timberlake 2013年會推出兩張專輯,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將分為上下兩集,每集十首歌,整合起來就是「20/20 Experience」,後來Justin也確認了這個消息,並指他已為即將舉行的巡迴演唱炮製了二十首新歌。
以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為專輯名字,想像力豐富的樂評人們不就這個份數猛力抽水才怪。要怎樣的專輯才配得起「20/20」這個滿分,金曲滿載?概念完整?重大突破?Pitchfork給8.4/10、The Needle Drop給5/10、Rolling Stone給80/100,Metacritic平均分為74分,結果看來就是大家都不認為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是個完美體驗,甚至連是否張出色的專輯也成疑。
不過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首週在美國賣了96萬張,比上張《FutureSex/LoveSounds》的68萬還要多,商業成績破表。別忘記,這年頭,唱片已愈來愈難賣。
The Pop/Experimental Experience
作為一位不折不扣的偶像,Justin Timberlake的歌曲從不會與普羅樂迷的耳朵過不去,市場考慮絕不會少。〈Suit & Tie〉邀來Jay-Z,商業因素明顯,而坦白說個人對Shawn Carter格格不入的表現頗有意見,整首歌步履從容的爽快,就因為他的出現而笨拙了,拍子與力度也用錯。同樣是Rap/sung,前作〈Like I Love You〉(featuring Clipse)或〈My Love〉(featuring T.I.)的效果都好得多。
對於Justin的專輯,我們也許會期待有一、兩首如〈Cry Me A River〉、〈My Love〉般的年度金曲 (意即可入選年度十大歌曲那種),這回歌者似乎都將重注押在長達八分鐘的ballad〈Mirrors〉身上,ABABCB曲式,前奏華麗,AB段是很典型的JT調子,C段轉折得夢幻,最後來一個B段,再回到初時的豐滿,然後把音效逐步抽走,這一切心思都在八分鐘內逐段體現。不是說這個長度沒有意義,只是覺得整個鋪排的概念加上對言情的意思都不夠吸引,把曲編得太長太短也欠缺爆炸力。
上張《FutureSex/LoveSounds》小試牛刀,在〈What Goes Around... Comes Around〉與〈Lovestoned〉嘗試了複雜而較長的歌曲結構,而且頗成功。這回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就將類似手法複製到全碟去,十首歌合共七十分鐘,平均每曲長七分鐘。如果這個長度只出現在某一、兩首歌曲當中,也許只稱得上歌者愛玩味,但當整張專輯也是如此,就表示歌者這回認真了,要做一些主流音樂很少做的東西。
主流的對面,可能不是非主流,因為「非主流」來到今天已成為其中一種主流音樂。要扯得再遠點,主流的對面,應該要數到「實驗」。
The Love/Hate Experience
〈Mirrors〉把一般的流行曲式拉長來做,效果如何見仁見智,但肯定碟中很多歌的長度,來得比〈Mirrors〉有意義得多。跳舞音樂依然是專輯中的主角,如果說JT以前將舞曲流行化,這回則還原基本步,將被流行了的東西舞池化,而其中一樣要做的,就是摒棄流行曲只有三、四分鐘的長度。
〈Strawberry Bubblegum〉的ambient正正要靠一定的曲長才能無聲無色達致迷惑的效果,將聽眾灌醉後,再來一段仿Jazz的freestyle,把整個糖衣計劃徐徐托出,很精緻的佈局。〈Tunnel Vision〉是首流麗的club music,沒有明顯的轉折,但大家都很樂意花時間在instrumental身上,用多一倍數量的小節舞個夠,不讓歌者專美,樂手應該玩得很盡情,也許有歌迷會投訴演唱不夠、音樂過長,這就是所謂的實驗。想熱鬧一點,可以在〈Let the Groove Get In〉找到許多真正的敲擊樂,但仍然會有被批評過盛的風險。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是張一直在踩鋼線的專輯,從頭到尾都拿樂迷的接受程度作賭注。
新碟把東西玩得很複雜,然而個人偏愛的,反而是碟末最簡潔的〈Blue Ocean Floor〉。
The Timberlake/Timbaland Experience
〈Blue Ocean Floor〉很可能成為Timberlake的第一首神曲,整個氣氛實在太不像他,反而讓人想起Sigur Ros,或者是某些冰島出產音樂。監製Timbaland真的做得出這種氣圍的作品嗎?Timbaland過往與其他歌手合作的作品中,劣績不少,但在Justin面前,水準總是提昇許多,縱有失手也無傷大雅,因此個人認為二人合作做音樂的時候,Timberlake的主導權比Timbaland大得多,才可以確保歌曲的質素。這次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的主要製作團隊,除了有監製Timbaland,也有鍵琴手Jerome Harmon,而Justin還跟另外兩人James Fauntleroy與Rob Knox合組成The Y's,負責寫歌和製作。James Fauntleroy是一位歌手,最出名的作品叫〈Fertilizer〉,去年被Frank Ocean節錄翻唱,收錄到《Channel Orange》中。
話說回頭,其實Timbaland跟冰島音樂也不無關係。1998年,他擔任Missy Elliott〈Hit Em wit da Hee〉的監製,取樣了Bjork的〈Joga〉,所以〈Blue Ocean Floor〉也許確實是Timbaland的意思。又,其實〈Blue Ocean Floor〉很Frank Ocean。
Rating: ★★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