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6日

不亢不卑不自知:Drake《Nothing Was the Same》


雖然我以前曾分析過Drake的音樂如何出類拔萃、結合帥氣外表與Lil Wayne的熱捧,將他的走紅解釋得理所當然,但坦言這只是從結果倒過來推算的事後孔明,即使今天有一枚新星擁有與Drake相類似的特質,我也不敢斷言他的前途會否跟前輩一樣光明。

今天Drake在市場上的絶佳成績,大家有目共睹。這名在音樂上飾演著弱男子的Hip-Hop大人物,代表了今天市場最受落的Hip-Hop藝人形象︰充滿缺陷、會自我反省、力求進步的上進人。以前的Hip-Hop是絕不會建立這樣的形象:成功固然要大肆宣揚,但失敗了,認錯?那是向敵人示弱之舉,萬萬不可。無論如何也要嘴硬,將責任推卸他人、把問題歸咎別人、在對方身上找弱點、召集所有兄弟幫拖……統統試過,也挽不回劣勢?要不就自己乖乖回家,要不就一槍送別人歸西。所以習慣了、認同這種生態的樂迷藝人們,對Drake的掘起不能苟同是合理的,但有這樣想法的人,也必須要承認自己確是老了。

市道持續滑落,《Nothing Was the Same》首週在美國賣出65萬張,更勝2年前《Take Care》的63萬張。一直也無法理解為何市場對Drake這類音樂上跟主流HIp-Hop製作分野頗大的藝人如此支持,連Jay Z與Kanye West也沒賣得這麼好。依然被40主導了大部分製作,《Nothing Was the Same》的基調比《Take Care》稍輕,少了〈Headlines〉、〈Make Me Proud〉的霸王本色,與及〈Lord Knows〉、〈The Ride〉的血脈沸騰,驟耳聽更平和,卻因饒舌方面咬得較實而沒之前那麼娘娘腔。

《Nothing Was the Same》要做一張美麗的Hip-Hop專輯這個目標,顯然易見。〈Started From The Bottom〉、〈From Time〉的鋼琴引子、〈Own It〉在歌唱部分的進步,都有助專輯更為旋律化。迴音、looping的運用,也提升了歌曲縈饒心頭的效果。但同時在部分歌曲的處理上也刻意不那麼R&B,從專輯開首〈Tuscan Leather〉這首長達六分鐘的純饒舌曲目,有模仿Jay Z〈Encore〉的意思,專輯內甚至有〈Wu-Tang Forever〉及〈Pound Cake〉兩曲分別向武當〈It's Yourz〉與〈C.R.E.A.M.〉致意,可見Drake在專輯有意將Hip-Hop放到較重的位置。當然有些位硬過了頭,如〈Worst Behavior〉、〈305 To My City〉、〈All Me〉,效果就顯得太惹笑。

Drake在《Nothing Was the Same》巧妙地將音樂做得軟性,仿佛當聽眾是同床的女生般溫柔,但骨子裏其實很堅挺,不誇獎自己的實力,對於現時的名成利就也毫不掩飾,不亢不卑,卻意外地從家常閒話道出了世情,成為睿智之仕也不自知。回想起之前Common與Drake的瓜葛,顯示的除了是兩代Hip-Hop藝人在價值觀上的差異,也可能是前輩從後輩看到自己的影子,有所觸動,然而文人相輕,吝嗇了認同,只能透過鞭韃對方擦出那點火花。

Rating: ★★★★

2013年10月20日

Q.U.E.E.R. Love Is...:Janelle Monae《The Electric Lady》


Janelle Monae出道以來,發表的作品都按照著1927年電影《Metropolis (大都會)》構思而來:於2719年生產,編號57821的女機械人Cindi Mayweather在拯救人類期間的一連串奇遇。2007年首部曲《Suite I: The Chase》EP推出時,《Metropolis》是一個計劃只有四集的故事,然後2010年《The ArchAndroid》專輯就收錄了第二、三回。而剛推出的《The Electric Lady》,則繼續了第四、五回旅程──原來整個故事已由四集擴展至七集。

《The Electric Lady》這個眾多女生騷首弄姿的唱片封面中,Janelle的衣著與姿態均仿照了1966年法國電影《Qui êtes-vous, Polly Maggoo?》的經典造型。而「Electric Lady」這名字,其實語帶兩關。除了按字面聯想到故事中的女機械人主角,其實Electric Lady也是一所位於紐約的著名錄音室,於1968年由已故黑人結他手Jimi Hendrix投資興建,1970年正式落成至今,已有不少知名藝人在這兒灌錄專輯,包括John Lennon、Bob Dylan、Patti Smith、Depeche Mode等。連專輯中的客席嘉賓,例如Prince、Erykah Badu等騷靈大名字也極度迷戀Jimi的音樂,曾經抽空到Electric Lady灌錄自己的專輯。他們均在Janelle身上投放了對偶像的敬意,加上歌者的音樂感,使《The Electric Lady》即使與Jimi Hendrix或Electric Lady Studio並無直屬關係,仍不時流露出一份赤裸的味道。

單是留意這堆有關專輯的背景資料,已深感Janelle Monae這名女子絕不簡單,再細聽《The Electric Lady》每首歌曲,更教人臣服於她將各種音樂元素共冶一爐的野心。表面上《The Electric Lady》是張流行專輯,滿載流暢悅耳的旋律,配以大量管弦樂伴奏,再從四方八面沾來Hip-Hop、Blues、Soul、Funk、Psychedelic Rock、Folk、Jazz等元素,概念與上張專輯《The ArchAndroid》同出一轍,豐富程度已非一般流行專輯能比擬。〈Dance Apocalyptic〉在一片似乎沒頭沒腦的歡樂聲之中,其實已暗藏了上述不少玄機。而且很重要的一點:Janelle Monae唱得很好。

〈Electric Lady〉、〈Ghetto Woman〉、〈Q.U.E.E.N.〉這三首名稱皆以「女性」起題的作品,瑯瑯上口的旋律都不難令人聯想起Madonna、Cyndi Lauper八十年代中期那堆很我行我素、「girls aloud」的流行作品,然而當她只此一家的饒舌,又令作品變得自成一格。又例如跟當時得令的型男Miguel合唱的〈PrimeTime〉,盡得歷年經典男女合唱情歌真傳,簡單、真摯、有畫面,流行曲本來應該要是這個樣子,而後段的結他solo,當然是錦上添花。〈It's Code〉顯然取材Marvin Gaye《What's Going On》時期的作品,〈What An Experience〉就結合了Roberta Flack〈And So It Goes〉Spandau Ballet〈True〉那種浪漫而來。

基於專輯的流行性,本身歌者在《The Electric Lady》想講的故事似乎被淡化了,以一個未來機械人Cindi Mayweather的角度看今天的仍有電台廣播、聽眾可Phone-in說出「Robot love is queer」的社會:男女尚未平等、同志不能出櫃、宏願無法達成......失落的故事對我們來說很習以為常,但原來到了將來,當機械人主導了社會的運作,鬱悶的東西就不存在。在〈Sally Ride〉中,Janelle Monae便以一名美國女太空人Sally "Kristen" Ride的故事,表達了這一切。

Sally Ride的一生,可以兩點概括:一、美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性;二、首位女同志太空人。第一點自她於1983年完成了創舉後,已為人所敬重,然而第二點,她與27年來與好友Tam O'Shaughnessy的同志關係,則在她2012年7月23日因胰臟癌逝世後,才得以公開。

Janelle Monae的性取向,早在《The ArchAndroid》的時候,在樂迷之間引起討論,〈Q.U.E.E.N〉的歌詞,除了宣揚女性主義外,對女性這個身份的自傲與優越感,也惹來外間不少揣測,但這些歌曲的背景本身純粹虛構,大家要確實歌者的身份,實在不容易。直到〈Sally Ride〉,一首關於真人真事的作品,雖然仍未能一口咬定,但似乎令答案明顯了。當然聽眾要將歌曲的存在原因解釋為「Janelle對Sally這位勇敢而堅毅的女強人致敬」並無不可,但進一步想,世上這麼多女性,為何獨要從Sally身上學習堅毅?也許就是歌者的context所致。

聽完〈Sally Ride〉,坦然自己其實被歌曲與背後的故事打動,而且以一個真人的經歷將四散的東西聚焦,忽然發現《The Electric Lady》形式雖然複雜,既想史詩化,也要down-to-earth,但內容其實是單純貫徹始終的自我,而且是不求別人理解的自我。你可以說這是小題大造,但將小事放大再染上各種色彩,供各人註釋,就是藝術的真義。顏色眾多,喜愛哪種,如何調教,Janelle Monae很清楚。你呢?

Rating: ★★★

2013年10月3日

十九の體驗:Justin Timberlake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(Part II)


流行歌手背著三點水,挑剔的樂評人當然最愛抽他們水,尤其像Justin Timberlake這位有著巨星級數,又將專輯命名為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的歌手,實在是大造文章的極品素材。按照歌者意思,專輯上半部分先來十首歌,下半部分再來另外十首,湊成二十首作品,便是真正的「20/20 experience」,不過吊詭的是,第二部分竟有比原先計劃多了一首歌,收錄了十一首作品,「20/20」赫然變成「21/20」experience,廿一點,爆煲了。

爆的又何止歌曲數量?連歌曲長度也繼續爆下去。在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第一部分,不少超長曲目也許已教不少樂迷叫苦連天,不過大家餓了七年終於等到偶像出碟,實在罵不下去,唯有調整心態,當是偶像多年來處心積慮的音樂驚喜。況且碟中歌曲編排有心思,〈Suit & Tie〉、〈Mirrors〉、〈Blue Ocean Floor〉又的確是不錯的歌曲,歌迷與樂評人各取所需,Part I依然是張有誠意的作品,大家也願意為Justin音樂上的一舉一動作辯解。

去到Part II,坦言大家已經失去了以上的耐性,主要在於曲長。如果普遍樂迷對Part I平均每首七分鐘的歌曲抱著「捱」的心態度過去,Part II應該連捱也捱不過。例如九分三十秒的〈True Blood〉以一首起伏不大的流行曲而言,實在拖延得太過分,去到漠視聽眾感受的地步。挑戰曲長並無不可,但製作者必須要確保有足夠材料去填滿這五分鐘、七分鐘、甚至十分鐘。〈TKO〉、〈Amnesia〉、〈Only When I Walk Away〉明顯也沒有與其長度相對應的內涵配合,那為何不做回三、四分鐘的簡單流行舞曲?不過很可惜,連較短篇 (六分鐘以下)的作品,也找不到Justin過去靈活跳脫的味道,只是不斷重複相同的東西,唯有〈Cabaret〉才稍為有分寸。

當歌者試圖挑戰受眾的意志失敗了,歌曲玩了甚麼音樂元素,也恐怕進不了聽眾耳朵。流行音樂經歷了這麼多年,Justin也由當年的黃毛小子蛻變成為今天獨步天下的歌王,你很難說他多年來堅持了甚麼音樂風格令他一直成功下去,流行曲就是不停在變,要留住聽眾,只好東抄西襲,再憑藉自身的魅力收歸已用。Justin Timberlake配Timbaland,已是個不可分割的生招牌,縱使我不相信Timbaland的實力,也要相信他與Timberlake所擦出的火花。然而Part II活像一份沒有個人特色的習作,每首歌都似在聽其他歌手的作品般,而且不少也是女歌手!這個問題,令我很懷疑他們在選曲上到底花了多少功夫。

如果讀者覺得我苛刻,不欣賞歌者的心思,不妨試試一口氣將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廿一首歌、共一百四十四分鐘聽一次,一次就夠。這個一星並非一時意氣亂評的。

Rating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