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7日

當寫樂評成為藝術創作

我一向所認知的樂評人工作,主要是拿著一張最新推出的唱片,聽許多遍,然後就唱片的創作意念、製作水平各方面,撰寫一篇幾百至一千多字的分析與評論,最後為它評級,以判定這張專輯的生死。而讀者則按著樂評人的文章,了解一張專輯的曲風、製作、創作背景、質素,從而決定會否找來試聽、甚至把唱片買回家。在以前網絡尚未普及、資訊不發達的年代,樂迷「想聽歌便要買唱片」的意識很濃厚。而由於當時聽新歌不容易,一般樂迷面對臨臨種種的新唱片都毫無頭緒,但又不想花冤枉錢買錯唱片,以致由資深人士撰寫的評論,儼如今天我們很著重的產品評價、購物指南,有著絕對的影響力與權威性,甚至連歌手、唱片公司也買他們怕--萬一千金打造的專輯與藝人被樂評人狠批,唱片銷量定必受到重創。

今天的樂迷聽歌,可以透過網上串流、收費下載等便宜與便捷的數碼方式完成,實體唱片如CD、黑膠、卡式帶只是部分樂迷所追求的玩意。網絡世界如何影響唱片銷量、音樂人賺錢方式,或者只有唱片公司與歌手才可體會箇中滋味,同時樂評人的角色,亦由於音樂垂手可得,而產生了變化。如果說以往的主流生態是「樂評人向樂迷推介他們喜歡的音樂」,那今天的普遍情況應該是「樂迷在網絡尋找自己喜愛的音樂」,科技發達帶來的方便快捷,令樂迷即使跳過了樂評人的評選程序,也能大量接觸喜愛的音樂。再引申下去,當「樂評人」與「一般樂迷」聽的音樂已隨科技發展而同步,「寫樂評」這門技術,亦終於不再是職業樂評人的專利:一般樂迷只要善用不同的網絡資源,從聽歌到搜尋相關資料、從開始動筆到發佈自己的樂評,整個過程可以不費分毫,唯一要投放的只是時間。只要肯動筆寫作,每個樂迷也可成為樂評人,建立屬於自己的讀者群。

先撇開這些應科技而生的「樂評人」及其文章是否具備專業水準,他們的確掌控著新一代樂評的寫作方針:也許是市場變了,大家未必如以前的樂迷般重視一張「專輯」,所以樂評人除了評唱片之外,也愛探討樂壇裏種種生態,而且越來越往這個方向領斜:評一張唱片,沒有人理會,但評論某事情的對錯,則可惹來眾人關注。舉一近例,香港女歌手G.E.M.於年初因參加內地歌唱比賽「我是歌手」走紅,引來不少香港樂迷與樂評人的激烈討論,但反觀她參賽前幾年仍在推出原創專輯那時,坊間反應冷淡、關注度偏低,你大抵會明白今天「樂評」市場所需求的是甚麼。

那麼樂評人就不再注重評論專輯嗎?其實網絡上還有很多,寫得極用心、認真的專輯評論。不過就我所見,現時的樂評已經很少會通篇一千字也是專業名詞與音樂剖析,連樂手簡介、製作過程這些基本資料所佔篇幅也不多,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文藝氣息極重、有如抒情文般細膩的情感描述。個人估計,最前者的息微是基於大家都不會寫、不愛看技術文字所致,而一般資料/陳述大家亦很容易在網上找到,可以省略。那在分析與資訊兩缺的情況下,在文中插入大量情感描述,便成為一個可行的寫作角度。如果我們允許音樂人能發揮無窮創意製作專輯,理論上,樂評人的評文只要是圍繞著音樂而寫,其方式亦不應受任何規限。

 *****

我留意到自己近期寫的碟評,跟以往相比,有些微的變化。或者是想搞點新意思,也察覺自己在寫作方面的長處短處吧,我認為寫作應該要懂得避重就輕,亦問自己「傳統的碟評對讀者還有吸引力嗎?」,所以寫的東西開始趨向神經質。通常在文首簡單交待了主角後,便不想再依循正軌繼續,硬要找些不著邊際的事情寫寫,試圖將專輯融入文中那個世界,或倒過來把自己的生活套進專輯內,效果有如散文、隨筆般,以抒情為主,專輯點評為次。這不是樂評嗎?其實我也不吝嗇文字指出專輯的好壞;但這是樂評嗎?我承認用字的確不夠平實、肌理又實在不夠分明。

有時會好奇,讀者看到我近期的碟評會有何反應?會否覺得我根本不是在評唱片嗎?事實上我真的在評唱片,只是評的時候,思維上已不單純只得一張碟。為寫碟評做準備的平時,我腦海裏可能有數張唱片,也可能有些人、有些事,甚至本身已有段情節、有個概念想表達,若果碰巧有合適的專輯可貫穿他們,便會開始動工,順理成章把音樂評論與生活感受合二為一。它們在我的腦內角力,搶著成為該文章的基調,一篇文可能要先寫好幾個版本,寫許多零散而不一的段落,才能決定怎樣取捨。以往寫一篇樂評,由開始動筆到正式發佈可能只需數小時,但現在寫這種半情半理的折衷文字,過程卻需要整整一星期,十分耗時。

若說從前自己寫的樂評只為實用,那我希望自己近期寫的東西可視為藝術。當然,寫作方向是否正確、水準是否優秀,則可慢慢改進。如果藝術家創作音樂需要靈感,這些作品就是我寫碟評的靈感泉源。寫了四個年頭,我對自己的文字應該要有多點要求,務求推廣到好音樂、提昇讀者的音樂鑑賞力之餘,也可發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、對喜愛的作品流露更多熱情。我心中理想的新樂評,就是一篇抒情與評論既可劃清界線,但混在一起亦不會突兀的文章。

當寫樂評由一項技術演變成一門藝術,樂評人與音樂人都帶著「創作者」的身份去演繹一張專輯:音樂人切實地奏出音符,樂評人則以文字提供導賞。站在讀者立場,一篇中肯但富色彩的文章,或許會令他們更樂意理解、投入、愛上某張唱片。但樂評人抱著「創作」心態寫碟評,會否很容易墜入過度詮釋、自我沉溺的陷阱?我覺得,如果作者對該專輯有足夠的理解與喜愛,真心想向讀者推薦好音樂的話,自然會有清晰的思維避開這個問題,亦會樂於煅鍊自己的寫作技術,以最好的文字配合。若然作者過於自我膨脹,把自己的感覺看得太重,無視專輯的本質,文字再精彩,也只是搏君一笑的散文而已,沒有推介音樂的能力,心水清的讀者看完也過目即忘。

1 則留言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