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f I'm reviewing this it's too late.
Drake最近突如其來的mixtape《If You're Reading This It's Too Late》,憑藉49萬張的銷量加Spotify破1700萬次的收聽率登上Billboard冠軍,再一次證實他是近年Hip-Hop圈中最具叫座力的玩家──與Jay-Z、Eminem、Kanye West等神檯級藝人旗鼓相當。為新作起一個這樣的名字,暗示自己作為樂壇領先者,固然是歌者對自身魅力充滿信心的表現,但對比起五年前,他的處男專輯《Thank Me Later》,那份將個人榮耀放諸次要的謙遜,同一人物,角色身份竟是這麼截然不同。
《Thank Me Later》有Drake的娘炮演繹、40的虛無節奏,大抵是對數年主流Hip-Hop低潮的最大衝擊──原來Hip-Hop是可以這樣玩的。此後,Drake的作品都依循類似方向行走,《Take Care》張狂一點、《Nothing Was the Same》又原始一些,音樂低調得不似商業產物,卻偏偏最能賣錢。經過數張專輯的洗禮,Drake的音樂已經趨向成熟,由早期溫婉的R&B取向,逐漸走回較硬朗的Hip-Hop形態。2015年,本來大家也預計Drake會推出《Nothing Was the Same》的接力作《Views from the 6》,但最後率先面世的,反而是一張mixtape。
既然新作被標籤成「mixtape」,樂迷對其水準的期望值略降幾分也正常不過,然而《If You're Reading This It's Too Late》亦是一張在iTunes以正價發售的專輯,彷彿在提醒我們還是應該對新作有一定要求。《If You're Reading This》的氣氛很接近上張專輯《Nothing Was the Same》的飄渺,而演繹方面也愈見hardcore,算是保持了一定的風格與可聽性。不過,與Drake過往的專輯相比,十七首新作的完成度只屬一般,比早期的《Thank Me Later》還要簡潔,更不可能跟《Take Care》的豐富相提並論,專輯後段重覆度頗高,整體來說跟「成熟」仍有段距離,難怪Drake只能稱之為mixtape。
水準倒退,大概與監製Noah "40" Shebib參與度減少有關。沒有了40最擅長的沙龍特技,《If You're Reading This》裏頭的beat都硬橋硬馬得有點難以下嚥,Drake那乾涸的flow更顯得沒遮沒掩。〈Energy〉如果交由十年前的Jay-Z來辦一定會十分精彩,〈10 Bands〉的鼓點實在太單調,Boi-1da的beat本身不乏趣味,但Drake的簡約取向令它們除了酷之外便沒有其他,這與我們愛聽的Drake相去甚遠。可以想像到,參與者只是抱著做demo的心態做這批歌,更不打算以這批歌賣錢,Boi-1da不在狀態、PartyNextDoor手勢生疏、連40這次他筆下的作品如〈Madonna〉、〈Jungle〉都不是甚麼好貨色。
但Drake無疑是近年Hip-Hop的一大奇男子。雖然《If You're Reading This》的缺點相當明顯,發生在Drake身上,卻有著一種由他獨有的cult味。五年前的《Thank Me Later》很成功地將Hip-Hop玩得既虛無又矯情,今天《If You're Reading This》更以一副東不成西不就的姿態登場,市場反應絕佳、樂評人也不抗拒。由此路進,只要Drake在《Views from the 6》願意展露更大的野心,將他的獨特想法推向極緻,萬人齊捧他上神檯的大場面,指日可待。
Rating: ★★★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