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12日

2011年我最喜愛的新人


銅獎
J. Cole
("Cole World: The Sideline Story")

不是踢足球的祖高爾,這裡的J. Cole是位rapper。其實說J. Cole是「新人」好像有點不符事實,他早就發過許多mixtape和單曲,經驗純熟,粉絲極多。不過始終《Cole World: The Sideline Story》是他第一張真正的專輯,所以他確實是位新人。

J. Cole外表高大有型,加上派台歌如〈Work Out〉、〈Can't Get Enough〉都是非常市場眼的作品,很容易會被歸納為沒有實力的rapper。但事實上《Cole World: The Sideline Story》主調偏冷,有點90年代的影子,演繹沉實,更重要的,是碟中絕大部分歌曲也是J. Cole監製的,年紀輕輕,便有一手包辦唱片大小事項的能力,光是這點已讓他的起步點比其他只靠唱片公司「打造」的新人高很多。

如果你之前被他的派台作誤導了,聽〈Sideline Story〉和〈Breakdown〉吧,你會對他改觀。再聽沒有入碟的〈Who Dat〉,你便會認為J. Cole簽進了Roc Nation,是Jay-Z的福份。

Lost Ones
Dollar And A Dream III
Sideline Story
Who Dat




銀獎
Anna Calvi
("Anna Calvi")

稱讚Anna Calvi的音樂人,或是被拿來與Anna Calvi比較的音樂人,大都是很老資格的前輩,Brian Eno將她譽為「 The best thing since Patti Smith」,已經是個天大的榮耀,如果說她是「新一代Jeff Buckley」,更超越了男女兩性天生已成的界限。

Anna Calvi玩的是復古搖滾,彈得一手好結他,吸收了50年代那種華麗而粗糙的美感,每首歌都氣勢如虹,即使是較靜的作品,也有一般深不可測的能量。不要以為她的處女大碟《Anna Calvi》會很難消化,因為她的歌曲結構很清晰,不會跟你玩撲朔迷離。但曲再強,還不夠她的唱腔頑強,你難以想像Anna Calvi這位金髮美女,唱起某些歌來竟極有男子氣概,強悍得如已故的Jeff Buckley。

欣賞Anna Calvi的音樂,一定要把自己的性別、所屬的年代都忘記,否則當聽到〈Suzanne & I〉、〈Desire〉、〈No More Words〉這些歌的時候,會感到渾身不自在。

Suzanne and I
Blackout
Desire (Live in Mercury Prize)
No More Words




金獎
Nicolas Jaar
("Space Is Only Noise")

年青才俊,是我用對智利電音人Nicolas Jaar最佳的形容詞。事實上我替他整年的聲勢也被James Blake壓著感到很不值,明明Nicolas的音樂變化較多,外表又討好一點,為何會輸給James Blake?

要具體描述Nicolas Jaar的音樂並不容易,至少任何形容詞也不能確實道出Nicolas所玩的東西。說Nicolas的音樂很沉實並不貼切,至少聽完〈Space Is Only Noise If You Can See〉、〈Too Many Kids Finding Rain In The Dust〉,你的神智不會很清晰。說Nicolas的音樂很靜態也不對,至少聽完〈Keep Me There〉、〈Problems With The Sun〉,你用來控制滑鼠的幾根手指會在擺動。

不過至少有一樣東西我很贊同:《Space In Only Noise》是張很適合在睡前聆聽的專輯。他的催眠力是一首一首、有計劃地進行的,既能令聽者集中力漸漸下降,又不會忘記聆聽過的細節,當最後一首歌播完了,就是大家熟睡之時。而EP《Don't Break My Love》,也延續了這種魔力。

Keep Me There
Problems With the Sun
Space Is Only Noise If You Can See
Don't Break My Love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