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度專輯
"Channel Orange"
Frank Ocean
年初購置了一台廉價黑膠唱盤,表面上開始接觸所謂的「高檔」玩意,實情是收入少,無法負擔高昂的器材,只能將之連接至家中那台多功能微型音響,合體成為一組可播放CD、USB手指、iPod、電台及黑膠的全能系統。有了唱盤,買專輯自然多了黑膠這個選項,我的想法是這樣的:特別喜歡的音樂會購入黑膠唱片作為紀念,較次要的只買CD便夠。這個「標準」執行了一年,當然受不少實際情況影響(主要是價錢),買過愛不釋手的黑膠唱片,也有些只聽了一、兩次便擱在一旁。
而有張專輯我一直也耿耿於懷,Frank Ocean的《Channel Orange》,因為這張專輯的黑膠由一開始計劃與CD同步推出,後來押後了幾星期,到現在甚至無限期延遲,害得我只能夠先買一張CD止渴,再靜候黑膠的來臨──作為小弟2012年的年度專輯,怎可能只得CD這樣失禮?Frank Ocean現在尚欠我一張橙色的大唱片。
有些唱片想買卻沒有推出,有些卻買了回家卻不喜歡,花了冤枉錢,說的就是The xx的《Coexist》。其實之前試聽已經沒有購買的意欲,卻因為在唱片店遇上一名陌生人,有種奇妙的觸動,想買張唱片紀念這個特別時刻,好讓我記住這個人,而《Coexist》就成為了紀念此事的幸運兒。初聽這張黑膠的幾晚,真的有份難以言喻的感覺,我還記得這人的外貌,記得當時內心如何波動,但今天再回想此事,腦海卻甚麼東西也沒有,這個令我心血來潮的陌生人已完全在記憶中消失。冤枉錢,也是冤枉情。
"The way you say my name makes me feel like
I'm that nigga, but I'm still unemployed"
- "Pyramids", taken from "Channel Orange"
花點錢,以為可以令這個人成為自己回憶的一部分,原來兩個月後已經忘記得一乾二淨。其實覺得自己這樣的行為頗有嫖客心態,所謂的感情都只是一剎那的快感,所謂的快感也沒有改變過大家沒有感情的事實。當然,這個人從來也不屬於歡場。以前認為歡場離自己的圈子很遠,但前陣子與同學聚舊,閒談間得悉某些同學和師兄已經有尋歡的經驗──原來大家都出來社會了,這些事又不是太遙遠。
小往事
搞同學聚會,搞手難免會遇上一些「他去,我才去」或「他去,我不去」的麻煩情況。對著後者,以前還會苦心婆心叫大家盡量配合,不過是場數小時的活動,忍一下便過去。但大學期間經歷過一些事,讓我多少也明白到當事人心態,因為原來芥蒂真的會令人小器。
都是自己不對,怎樣會輕易被別人佔領自己的心?那時朋友都勸我不要費神在這人身上,誠言自己大概明白真相是怎樣一回事,也會提醒自己不要太著迷。然而每次遇見這位同學,都會有種心亂如麻的感覺,是喜?是哀?我也不能分辨。初相識的時候,我只希望好好享受與這個人一起的時間:上課、吃飯、參加活動,很盡情愉快,看著大家友誼似乎愈來愈好,真希望這段日子可以永久保留。忘我的時間維持了大約一年,大考完結,同學們忙著找暑期工作,才開始認真想想之後該怎樣面對。
把事情預算得最壞,只是為了當一點驚喜來臨時,已經可以從中得到最大的快樂,亦渴望看似沒救的劣勢會被扭轉。第二年,開始將自己放在一個自以為進退皆可的位置,表面上日常活動如昔,實際上心態已經沒以前般正面,只是不知從何而來的信心,令自己尚有堅持的動力,但後來發覺這種所謂的「信心」,其實只是不想言敗、不甘心而已。後來當知道了這同學有了心上人,我沒有感到太意外,根本早在兩年前已經料到。那時是大學三年級下學期,心中別無所求,只希望早點完成學位,接觸外面的世界,同時忘記這幾年發生過的事。唯一只想知道,對方明白我這兩年的感受嗎?
"I saw your game, Forrest, I was screaming run forty-four.
But you kept running past the end zone. Oh, where'd you go Forrest?"
- "Forrest Gump", taken from "Channel Orange"
現在每次有聚會,我都會問搞手有誰參加,如果這個人在名單內的話,我都選擇不去。
This Charming Man
對Frank Ocean的喜愛,一定是由去年《Nostalgia, Ultra》內翻唱Coldplay的〈Strawberry Swing〉開始。這首歌是2005年以後,自己最鍾愛的Coldplay作品,難得地重拾了樂隊早期的真摯。可是Frank羞澀的演繹,反而霸道地把原作搶走了,成為他的歌曲。《Nostalgia, Ultra》有多好,這裏不再贅述,這個帥男孩對愛情的看法時而正面,時而負面,有時很享受拍拖的樂趣,但也會被所愛傷害。我在想,他好像有很多故事和道理想說,為何卻害羞地不願透露太多?
"I believe that marriage isn't between a man and woman
But between love and love"
- "We All Try", taken from "Nostalgia, Ultra"
家中仍未有黑膠唱盤的時候,自己早已收藏了一些Coldplay唱片,好讓唱盤來臨的一天,可即時聽到最愛的音樂。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,被公司派往英國工幹數星期,真的想也沒想過。某個工餘的週六,我握著火車票到倫敦閒逛,當然要把握尋寶的機會,在Sister Ray Records內,對著一大堆唱片,心猿意馬,不知究竟買哪張才好?既然一場來到英國,買英國樂團的唱片好像變得順理成章,而環顧眾多單位,又似乎要買些經典名字,即使我聽得很不算深入──就買一張The Smiths的專輯吧,Morrissey的團一定好聽!在對The Smiths音樂認識不多的情況下,我只能用眼聽歌,買了他們的首張專輯。
《The Smiths》的專輯封面很容易吸引大眾眼球,相信設計封面的Morrissey正是看中了這點。每次拿起這張唱片,對著封面上的裸胸都目不轉睛,同時想起一個男歌手,Frank Ocean。如果今天要找人脫去上衣重拍這個封面,找他便是了。從此,他與Morrissey在我腦海中便成了有關連的歌手。
由左至右:The Smiths《The Smiths》專輯封面、電影《Flesh》DVD封面、Frank Ocean
《The Smiths》的封面,是1968年電影《Flesh》的截圖,圖為男主角Joe Dallesandro,電影當年在同志圈內都有些迴響,Joe這幅戴上紅頭巾的硬照,讓我想起Frank Ocean也經常這樣打扮。
Morrissey的經典,除了承接了The Smiths的餘波,他所寫的詞,不時都有同性戀的暗喻,時常令樂迷津津樂道。他從沒直接回應過有關自己性取向的問題,但大家都已假設他是同志,這些都是被流傳了多年,來到我耳邊的結論。Morrissey作為殿堂級歌手,可討論的話題都被樂迷討論得七七八八,而2011年至2012年初的Frank Ocean尚未廣為人知,可聯想的空間則大得多。除了研究歌詞外,他在〈Oldie〉MV內穿的Band of Outsiders襯衫、因〈American Wedding〉侵犯版權與老鷹樂團引起的爭議、Chris Brown跟他的瓜葛......許多不著邊際的東西,也成為我留意的項目。卻從來沒有想過,他做歌手之前竟有一則動人的故事:
"4 summers ago, I met somebody. I was 19 years old. He was too."
"By the time I realized I was in love, it was malignant. It was hopeless. There was no escaping, no negotiating with the feeling. No choice."
- Taken from Frank Ocean's open letter on Tumblr
這是七月初,Frank Ocean在他的Tumblr上分享的一段經歷,既震撼了整個R&B/Hip-Hop界,同時喚起了自己唸大學那幾年發生過的事。也是夏天,也是十九歲,也是沒有回報的,大概所有這個階段的男孩都會被類似的問題困擾,都會對愛情有些夢幻般的期盼。
Frank Ocean用了一張專輯紀念這段經歷,而我卻甚麼也沒做。《Channel Orange》及其自白推出後,我承認我很喜歡這位年輕人,突然被他佔去我所有工餘時間,每天一有空便聽他已不在話下,更害我不停refresh其Facebook專頁看看有沒有更新,Google他的專訪及多得驚人的宣傳硬照 。自此之後,Frankie不但是個音樂上值得研究的對象,更成了我心中的「this charming man」。
誠實
別以為Frank Ocean把事實都全盤托出,其歌曲就沒有了討論空間。歌者如此坦誠,反而令《Channel Orange》裏每一句歌詞都被樂迷們再三咀嚼,就連一年前的《Nostalgia, Ultra》也被再度解讀兼重組,目的就是要把他的同志味道給嚐出來,再從中找出與現實的他與歌詞矛盾之處。這不就是以前Morrissey歌詞最大的特色嗎?不對、不對,兩個不同年代、不同國藉、不同類型、不同膚色的歌手,不應該被我這樣歸納。
"It will never get old, not in my soul, not in my spirit, keep it alive
We'll go down this road 'til it turns from color to black and white"
- "Thinkin' Bout You" , taken from "Channel Orange"
〈Thinkin' Bout You〉去年七月已在YouTube流出,由開始製作到正式派台,波折重重,一直都是fan favorite,也最多樂迷認識,可是個人一直對這首歌感覺平平,即使後來他用自己的故事解釋了〈Thinkin' Bout You〉的意義,還是對溫溫吞吞的節奏不感興趣。但我承認他在歌曲中表現出的坦率是近年聽過最真摰的,每當遇上喜歡的人,都會希望能夠跟他/她永遠在一起,這個是跨性別、跨年齡的定律。
他的歌能夠打動人,正是因為他的詞場景獨特,但主旨是大家都關心的話題。〈Bad Religion〉之前已說過,的士車廂是個有趣但不失實的環境,討論的內容既是Frank的切膚之痛,也可以擴展至宗教提倡的大愛精神。〈Pink Matter〉被定論為歌者忠於自己的出櫃宣言,但其實有哪些事大家會不希望能按自己所好?〈Pyramids〉表面上藉著歡場剪影道出女性地位被貶的問題,最終卻說穿了現代男女不論貧富貴賤,都只是缺乏自信的傀儡而已。在一支Hip-Hop組合走出來的歌手,大抵都染上了rapper愛批判的性格,學成單刀直入的詞鋒。他的詞題材廣泛,更難得地有種不潤飾的誠實。
感受誠實的美好,大抵是我聽《Channel Orange》最大的得著。
不存在的人
夢幻的東西說完了,我們總得回到現實。要數2012年香港最矚目的新聞,非九月初十二萬人圍堵政府總部莫屬。那段期間,我突然變得很關心社會,對於政府不老實的處事手法感到失望,常常跟朋友討論並解釋政府硬推國民教育的壞處,當然少不了響應呼籲,遠赴政府總部集會。
有次相約幾位朋友參與集會,不知為何連那位同學也被約一同前往。政府總部人很多,場面墟冚,大家走失了,電話信號微弱,再也聯絡不上,身旁只剩下這名同學。與對方久別重逄,本應很高興,但這次我卻絲毫喜悅也沒有,甚至只想快點離開現場。現在這個人說每一句話,在我眼中都變得很煩厭,我只覺得對方狂傲、自大,從來沒有珍惜過自己。畢業之前以為時間會沖淡自己對此人的感覺,卻沒想過現在反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,這段經歷最失敗的,原來不是曾經擁有與否,而是破壞了這個人最初在自己心中美好的形象。
一個小小的意外,證實自已幾年來只是逃避問題,並沒有復原過。
我每晚都想很多感情事,但很少會跟與別人談有關話題,總覺得這是別人不會明白、不感興趣的東西,失落了,唯一可以做的便是聽音樂,聽人家的故事,讓自己釋懷。逐步放緩的2010年有《High Violet》、心如止水的2011年有《Bon Iver》,2012年的上半年本來平平無奇,但《Channel Orange》的出現,忽然讓時光倒流,讓我回到熱盪盪的2009年。每次聽《Channel Orange》,都感受到那時成熟得來不致於過份實際、幼稚得來不會太反智的感情投放,那怕心中的對方從不存在,從沒有把自己放在心上,但自己的思緒已經隨時隨地在等待對方。
"Bad man don't exist, no evil man exists
I know good man don't exist, no righteous man exists
Strong man don't exist, no undying man exists
Weak man don't exist, no just flesh and blood exists"
- "Wiseman"
在心中的對方尚未存在之前,先讓Frank Ocean暫時成為這個人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