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31日

Justin Timberlake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(2013)


The Justin "Bieber/Timberlake" Experience

這幾年最令Justin Timberlake樂迷納悶的,可能不是餓了七年仍沒有新專輯聽,而是「Justin」一詞已不再由自己偶像獨享。在Justin Timberlake音樂上真空了的幾年間,年輕逾十年的偶像Justin Bieber憑一曲〈Baby〉加上典型的偶像行銷方式,成為新一代少女殺手,在樂壇擁戴者眾。2013年之前,在Google輸入「Justin」,建議搜尋清單中,「Justin Bieber」的排名比「Justin Timberlake」更高,JB與JT,前者在網絡上人氣顯然更佔優。直到Justin Timberlake宣佈要出新專輯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,老樂迷雀躍,其搜尋排名才反勝後輩。

不過在Google搜尋器,排在Timberlake與Bieber前面的,還有一個項目──Justin TV,JTV,網絡發達所衍生的產物。

The 14/2 Experience

Justin Timberlake是昔日少女心中的夢中情人,在同志圈中也是個深受愛戴的偶像。事隔多年,當較幼嫩的少女粉絲轉投JB懷抱,男同志也可從Adam Lambert的作品中得到解放,已婚的Timberlake在市場擔任著甚麼角色?《20/20 Experience》的第一主打〈Suit & Tie〉在年初上場,碰巧David Bowie、My Bloody Valentine、Suede也宣佈即將發行新作,全都是在所屬領域首屈一指的名字、久休復出的人物,間接將JustinTimberlake這個名銜提昇到「經典」的層次。

而鏡頭前的Justin樣子成熟了不少,但俊朗依然,令不少崇拜於其外表的粉絲有繼續沉迷的理由。外表昇格了,內涵也不輸蝕,〈Suit & Tie〉找到Jay-Z協力,這個Rap/Sung collaboration,的確是當下樂壇,級數最高的一椿,不理歌曲效果,只看Justin的臉蛋配上Jay-Z的豪氣,任誰也不能抗拒。〈Suit & Tie〉的MV更選擇在2月14日情人節首播,一大份情人節禮物送給支持他多年的樂迷,真夠體貼與窩心。

The 74/100 Experience

The Roots鼓手?uestlove早前穿了橋,指Justin Timberlake 2013年會推出兩張專輯,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將分為上下兩集,每集十首歌,整合起來就是「20/20 Experience」,後來Justin也確認了這個消息,並指他已為即將舉行的巡迴演唱炮製了二十首新歌。

以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為專輯名字,想像力豐富的樂評人們不就這個份數猛力抽水才怪。要怎樣的專輯才配得起「20/20」這個滿分,金曲滿載?概念完整?重大突破?Pitchfork給8.4/10、The Needle Drop給5/10、Rolling Stone給80/100,Metacritic平均分為74分,結果看來就是大家都不認為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是個完美體驗,甚至連是否張出色的專輯也成疑。

不過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首週在美國賣了96萬張,比上張《FutureSex/LoveSounds》的68萬還要多,商業成績破表。別忘記,這年頭,唱片已愈來愈難賣。

The Pop/Experimental Experience

作為一位不折不扣的偶像,Justin Timberlake的歌曲從不會與普羅樂迷的耳朵過不去,市場考慮絕不會少。〈Suit & Tie〉邀來Jay-Z,商業因素明顯,而坦白說個人對Shawn Carter格格不入的表現頗有意見,整首歌步履從容的爽快,就因為他的出現而笨拙了,拍子與力度也用錯。同樣是Rap/sung,前作〈Like I Love You〉(featuring Clipse)或〈My Love〉(featuring T.I.)的效果都好得多。

對於Justin的專輯,我們也許會期待有一、兩首如〈Cry Me A River〉、〈My Love〉般的年度金曲 (意即可入選年度十大歌曲那種),這回歌者似乎都將重注押在長達八分鐘的ballad〈Mirrors〉身上,ABABCB曲式,前奏華麗,AB段是很典型的JT調子,C段轉折得夢幻,最後來一個B段,再回到初時的豐滿,然後把音效逐步抽走,這一切心思都在八分鐘內逐段體現。不是說這個長度沒有意義,只是覺得整個鋪排的概念加上對言情的意思都不夠吸引,把曲編得太長太短也欠缺爆炸力。

上張《FutureSex/LoveSounds》小試牛刀,在〈What Goes Around... Comes Around〉與〈Lovestoned〉嘗試了複雜而較長的歌曲結構,而且頗成功。這回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就將類似手法複製到全碟去,十首歌合共七十分鐘,平均每曲長七分鐘。如果這個長度只出現在某一、兩首歌曲當中,也許只稱得上歌者愛玩味,但當整張專輯也是如此,就表示歌者這回認真了,要做一些主流音樂很少做的東西。

主流的對面,可能不是非主流,因為「非主流」來到今天已成為其中一種主流音樂。要扯得再遠點,主流的對面,應該要數到「實驗」。

The Love/Hate Experience

〈Mirrors〉把一般的流行曲式拉長來做,效果如何見仁見智,但肯定碟中很多歌的長度,來得比〈Mirrors〉有意義得多。跳舞音樂依然是專輯中的主角,如果說JT以前將舞曲流行化,這回則還原基本步,將被流行了的東西舞池化,而其中一樣要做的,就是摒棄流行曲只有三、四分鐘的長度。

〈Strawberry Bubblegum〉的ambient正正要靠一定的曲長才能無聲無色達致迷惑的效果,將聽眾灌醉後,再來一段仿Jazz的freestyle,把整個糖衣計劃徐徐托出,很精緻的佈局。〈Tunnel Vision〉是首流麗的club music,沒有明顯的轉折,但大家都很樂意花時間在instrumental身上,用多一倍數量的小節舞個夠,不讓歌者專美,樂手應該玩得很盡情,也許有歌迷會投訴演唱不夠、音樂過長,這就是所謂的實驗。想熱鬧一點,可以在〈Let the Groove Get In〉找到許多真正的敲擊樂,但仍然會有被批評過盛的風險。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是張一直在踩鋼線的專輯,從頭到尾都拿樂迷的接受程度作賭注。

新碟把東西玩得很複雜,然而個人偏愛的,反而是碟末最簡潔的〈Blue Ocean Floor〉。

The Timberlake/Timbaland Experience

〈Blue Ocean Floor〉很可能成為Timberlake的第一首神曲,整個氣氛實在太不像他,反而讓人想起Sigur Ros,或者是某些冰島出產音樂。監製Timbaland真的做得出這種氣圍的作品嗎?Timbaland過往與其他歌手合作的作品中,劣績不少,但在Justin面前,水準總是提昇許多,縱有失手也無傷大雅,因此個人認為二人合作做音樂的時候,Timberlake的主導權比Timbaland大得多,才可以確保歌曲的質素。這次《The 20/20 Experience》的主要製作團隊,除了有監製Timbaland,也有鍵琴手Jerome Harmon,而Justin還跟另外兩人James Fauntleroy與Rob Knox合組成The Y's,負責寫歌和製作。James Fauntleroy是一位歌手,最出名的作品叫〈Fertilizer〉,去年被Frank Ocean節錄翻唱,收錄到《Channel Orange》中。

話說回頭,其實Timbaland跟冰島音樂也不無關係。1998年,他擔任Missy Elliott〈Hit Em wit da Hee〉的監製,取樣了Bjork的〈Joga〉,所以〈Blue Ocean Floor〉也許確實是Timbaland的意思。又,其實〈Blue Ocean Floor〉很Frank Ocean。

Rating: ★★★

2013年3月22日

For the love, comes the burning young


兒時看《死神來了》,被電影初段那場空難嚇倒,不敢乘搭飛機。看過這電影系列的人,或多或少都會對生活小節感到畏懼,例如被爆破的電腦螢幕碎片割破喉嚨,被失靈的昇降機斷頭,被太陽床內的高溫將活體燒焦,被泳池底的排水口把器官抽出,被激光矯視的強光瞎了眼睛,被......一切皆因擔心自己會死得不明不白。

被嚇了差不多十年,大學畢業後跟家人到台灣旅行,終於獻出了第一次,乘搭自己多年來也不敢坐的飛機。一小時的旅程,證實自己這些年來也只是虛驚一場:坐飛機而已,有甚麼好怕嘛!

原來那次台灣之旅只是一場預演,因為更刺激的陸續有來:2011年十二月,被公司派往英國公幹,早上派遣,晚上起飛。雖然已有坐飛機的經驗,但這麼突如其來的旅程,實在嚇倒了我,而且一坐便是十三小時,更只有一人起行,前往從小已很想到達的地方,自己的娘家,英國,心中不免膽怯,同時感到很興奮。在候機室等待的時間,真不敢相信一切來得這麼匆忙,也不能想像即將要發生的事。

謹記了家人的囑咐,登機時一切也小心翼翼,甚麼行李也不重要,但千萬不能丟失任何證件,身上帶備足夠金錢,也要提防機倉內的滋事份子。在自己的座位上,靜候飛機起飛不是一件易事,一來其他乘客忙著放置行李,紛紛擾擾,二來自己忙於收拾心情,五味雜陳。看著座椅前的電視,顯示著是次航班資訊,不禁皺下眉頭,嚥下口水,好讓自己心情平伏下來,再看看身旁的座位,想像那個人穿上平時最常穿的衣服,梳了最常梳的髮型,正在陪伴自己經歷這段旅程。只可惜這個人根本不在身邊。當飛機當始在跑道上猛力直奔,我更緊閉雙眼,吸了一口冷氣,將這個人的臉孔繪在腦海裏,然後張開雙眼,把這張臉孔呈現在眼前,臉孔告訴我:「不用擔心、不用緊張」。機身隨氣流脫離地面那刻,這個影像愈來愈實在,仿佛真人就在面前,看著它,甚麼事也好像變得不可怕。直至飛機正式在空中航行,這個面孔才隨著機倉內氣溫下降漸漸散去。

快速地閱覽了一遍航班的視聽娛樂,我找到了這年我最鍾情的專輯,《Bon Iver》。配合著當時離鄉別井的心情,聽這張專輯也變得理所當然──不過聽的是手上那部Nexus S手機裏頭的mp3,音質一定好得多!乘搭夜機,想睡,然而機倉內的環境實在不怎麼舒適,令人難以安睡,本應令人享受的音樂此時只成為擾人的噪音,只好除下耳機。在睡醒不分之際,第一頓飛機餐來了,親切的男服務員問要吃點甚麼,神智不清地吃了一頓好像不錯的晚餐。吃完想繼續睡,但睡不著,於是翻了幾頁免稅商品雜誌,再刻意找幾套黑白紀錄片來看......然後似乎真的睡著了。

醒來時,已經是第二頓飛機餐的時間,女服務員問要吃甚麼,便拿起餐牌隨便點了一個。想起自己剛才好像吃了杯麵,其實也不太餓。十多小時的航程,大多都花在睡覺,發生過甚麼事,真的想不起。看看手機,原來在以為自己睡著的期間,也寫了一點東西,手寫筆在筆糟裏沒有插好。我很喜歡這支筆,拿著它惺惺作態,仿佛自已真的是位藝術家。睡著前播放的是Frank Ocean的《Channel Orange》,飛機上也有這張專輯,但基於同樣原因,聽的還是手上那部Note II裏的mp3。

航程尚餘一小時,不安又再次從四方襲來。看看鄰座,那人始終沒有同行。是哪方面出了錯?自己這些年是否耽誤了太多時間?為何在我最孤獨的時間,這個人總是不在身邊?閉上雙眼,嘗試將這個人的樣子繪在腦海裏,卻與登機時所想的影像不一樣,穿的衣服、梳的髮型,已改變了很多。不打緊,甚麼也好,影像出現了,就好好享受它吧。這個臉孔很可愛,笑得很燦爛,看上來比之前那個更好。我的嘴角往上微翹,一陣暖意從心往下流,使那兒感到很溫熱。在最後一小時的航程中,喜與哀的交纏全被這個影像把玩著,大家互相交流,仿如面對面般接近,很想觸摸這張臉,但實體並不存在。

隔著走廊的右前方,坐著一對夫婦。當飛機降落時,機身搖晃得很厲害,本來臉色平和的妻子被嚇得花容失色,立即緊捉著丈夫的手。看到這個場景,我真的很羨慕,自己的意念再強,如何獨斷獨行,最終也不過希望可以在偶爾懼怕的時候,有個可以依附的對象。面前的影像,一直只是自己憑空想像,現實世界中這個人可能從來不認識我,但,這個人畢竟讓自己得到了一時的喜悅,從而想過永恆,在我心中,已經佔了很重要的地位。

飛機著地。十多小時的旅程完成了,我呼了一口氣,看著眼前的臉孔再次消失,只能默默地感謝它的相伴。辦完出境手續,領回行李,步入大堂,負責接機的英國同事看到我,問「第三次來英國,感覺怎樣?」

「還不錯啊,只是為何三月的倫敦仍是這樣冷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