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16日

強買風雲:U2《Songs of Innocence》


今天大家對iTunes與iPod這兩個名字都不會陌生,一軟一硬,再配合「教主」Steve Jobs的魅力,將千禧年代後全球的音樂生態完全改寫。當年以龐大容量、獨特造型取勝的iPod,時尚無比,是一眾樂迷心目中的必備物,而用戶要把電腦上的歌曲傳送到裝置上,則非經其專屬軟體iTunes不可。iTunes既簡單又奧妙的運作,曾苦了許多不諳科技的樂迷,令他們對這個功能眾多、操作不易的音樂播放軟體又愛又恨。近十年來,愛音樂的人會買iPod,買iPod的人逼著要用iTunes,在產業發展下已成為其中一項主流,而倒過來說,iPod與iTunes的發展,亦正好代表著近代唱片產業的面貌。

iTunes與iPod先後於2001年面世,當時,前者仍未有iTunes Store供樂迷下載音樂,而後者也只支援Mac裝置的音樂傳輸,所以在音樂市場上並沒有立竿見影的影響。2002年,Apple推出在Windows電腦也可使用的iPod,擴展其使用群,同時夥拍多位著名音樂人如Madonna、Beck推出限量版產品,增加宣傳攻勢。於2003年,iTunes Store登場,開始提供數位音樂購買服務,令樂迷在購買CD與非法下載之外,有另一種途徑取得音樂,正式展開了一場唱片工業的革命。

蘋果在iPod宣傳上,最經典一回,則莫過於2004年,與搖滾勁旅U2推出的紅黑特別版iPod。配合U2當時的新專輯《How to Dismantle An Atomic Boom》,無論是U2或是蘋果,風頭皆一時無兩。雖然個人那時對於日播夜播的U2 x iPod電視廣告感到厭倦,更無從理解專輯精彩之處,但潮流使然,煩厭之感仍不阻我對iPod的無窮熱情。iPod之後,還有iPod mini、iPod nano、iPod shuffle、iPod Touch,全都是蘋果在音樂史上一項又一項得意之作,Steve Jobs更於2009年為元祖級播放器iPod冠上「經典」一詞,使其名iPod classic。

iPod在這邊廂成為潮流玩物,iTunes與iTunes Store則在那邊廂上演一場生態大改造,以付費下載削薄CD銷售所得的利潤,逐步將CD往歷史的大門推進。當年iTunes的標誌,由一張光碟與一個音符組成,象徵著iTunes作為一個集音樂播放、CD擷取、歌庫整合等功能於一身的軟體。但在2010年,iTunes再度改版,光碟圖像消失於其標誌上,只剩下音符。這代表甚麼?CD不是蘋果重視的東西,在蘋果眼中,CD已經不能夠代表「音樂」。


事態發展如何,大家有目共睹,實體CD愈賣愈少,而付費下載廣為消費者接受。只是意外地,仍堅持購買實體專輯的樂迷,竟重投黑膠懷抱,而世間上多又了一項新玩意,叫串流音樂。早前蘋果收購Beats,就是看準了串流市場的豐富營收。

二零一四年九月,當全球果迷為Keynote發佈的大尺寸iPhone6與Apple Watch喝彩之時,留意到蘋果無聲無息將iPod classic下架的人,相對之下則少得可憐。這個一度雄霸天下的傳奇音樂播放器終於在科技的洪流中成為歷史,其經典地位應該與黑膠唱盤界的Technics 1200相若。在Keynote的尾聲,U2獲邀出來表演新作,以示與蘋果首度合作的十週年紀念,同時也發表他們的新專輯《Songs of Innocence》,更令人震驚的,是這張專輯將於即日免費送給全球五億iTunes用戶,五億個iTunes賬戶已經「被購買」了這張專輯。

經過U2與Apple此舉,幾可肯定,會購買《Songs of Innocence》CD版本的樂迷應該不多,更證實蘋果懶理CD死活,U2對唱片銷量亦毫不在意,新歌無須吸引樂迷,只要直接將新專輯送到他們的裝置上便可。諷刺地,蘋果迎接串流新世代,告別了U2代言的iPod,《Songs of Innocence》的封面是一張黑膠唱片內套的樣子,同時令人想起Kanye West去年的《Yeezus》封面也用上了類似的光碟設計。四者未必有關係,卻恰好將幾種音樂媒介聚焦在一起,令人產生了時移世易的想像。

除了儲存音樂的媒介,時移世易,也可用來形容U2與蘋果今天的境況。免費音樂,對樂迷來說本應是件美事,但這次的始作俑者是殿堂級樂隊U2與全球最賺錢的科技公司蘋果,受眾涉及五億iTunes用戶,規模之大,教人充滿壓迫感,反而失去了分享音樂的樂趣。而且,音樂庫迄然多了一張未經自己同意購買的專輯,不可拒收、不能轉贈,即使樂迷沒有損失,也不一定會認同蘋果這種大財團強逼制小用戶收禮的行為,有原則的樂迷會感到被侵犯,厭棄U2的樂迷更不能接受自己的音樂庫居然收藏了一張U2的專輯。

有坊間分析指出,蘋果送專輯是為了吸引更多用戶登記信用卡資料,從而使用其全新Apple Pay服務。如屬實,隨著iPod classic下架,相信那些不夠賺錢的產品如iPod nano、iPod Touch離退役之期都不遠,而且蘋果的發展重心已經不在音樂上。除此之外,這個驚人的專輯贈送計劃,令U2忽然多了一群很年輕的「樂迷」,他們年輕得連U2也未聽過,所以近日Twitter湧現了一堆「誰是U2?」的疑問,這肯定令樂隊相當尷尬吧。最後,蘋果於九月十五日,為樂迷提供永久移除《Songs of Innocence》的鏈結

同樣是「Apple x U2」宣傳,十年前的紅黑iPod U2特別版開創行業先河,人人擁戴,十年後免費送贈音樂卻惹人反感,紛紛表示不想收到專輯。蘋果與U2為何會搞成這樣?而即使撇開一切綽頭,音樂上,《Songs of Innocence》也贏不了甚麼掌聲。大家早已聽厭U2是事實,樂隊的音樂在這十年來毫無寸進亦是有目共睹,但歸根究底,缺乏可供聽眾追隨的紋路,才是致命因素。年輕樂迷要認識最高峰的U2,不如聽1987年的《The Joshua Tree》。

2014年9月9日

獨自駕車與寂寥隨處蕩:Sharon Van Etten《Are We There》


(舊文︰《紳士式自憐》

紳士彬彬有禮、淑女儀態萬千,即使面臨感情危機,仍要托著紅酒杯靡爛、提著小手袋優雅著,痛而不苦、哀而不傷,獲眾人大讚他們知書識禮、不教而善。實情為,失戀了,大呼小叫,又能挽回些甚麼?於是,你擁有駕駛執照,可以在馬路上闖蕩,你不愛惜身體,可以在坐駕上抽一支煙,你怕外人看見自己迷離的眼神,可以戴上墨綠眼鏡掩蔽著,你拒絕別人憐愛,但仍可以透過車窗冷眼觀望一切。在這個自我而寧靜的空間,層層煙圈交織成了一張想見的臉。

同樣的動作,男士此舉謂之頹廢,而女士這樣做,則為獨立知性。紐約女唱作人Sharon Van Etten的新專輯《Are We There》,就記載著女性經歷了情傷後,那段虛渡光陰的時候,也反映出歌者失戀後,淡然自哀的情緒。

我經常強調Sharon Van Etten很會從女性角度描寫一段情的淍謝,因為聽眾總是能夠在芸芸歌海中,找到一位男音樂人的作品跟她的專輯稍作對比,教人好奇她的創作靈感是否來自這些男性,創作目的是否為了以女性身份回應他們對愛情的每個申訴。如果上一張《Tramp》的Sharon仿佛背上了「女版Morrissey」的稱號,在結他搖滾的氣勢襯托下向對方作出一個又一個尖酸的提問或表態,那麼以溫婉為主的《Are We There》,則無意中對The National《Trouble Will Find Me》那個失意都市男作出了呼應。不過有趣地,The National的音樂深受Morrissey影響,而樂隊成員之一Aaron Dessner正正是《Tramp》的監製,到《Are We There》,Aaron缺席,Sharon Van Etten的作品反而就流露出陣陣The National的味道。

《Are We There》的溫婉,可見於團隊在鼓點上的運用。〈Taking Chances〉、〈Our Love〉、〈Break Me〉也柔婉得仿如聽九十年代某些流行女歌手的抒情作,用上Synthesizer、藍調化、甚至有少許電子元素,這與上張《Tramp》以木結他主導的編曲相去甚遠。而在〈You Know Me Well〉、〈Every Time the Sun Comes Up〉這些節奏推進上較為積極的歌曲中,Sharon也選擇以仿似Carole King那種Soft Rock的唱腔處理。聽起來會覺得歌者很刻意把本身平淡的旋律再以柔化,令歌中所帶的情感更為隱晦。然而任誰也明白,受情傷,再冷靜的人也會有點激動吧?

在《Are We There》的一片弱勢聲音之中,普遍聽眾也相信〈Your Love Is Killing Me〉才是歌者的心聲:「Break my legs so I won't walk to you / Cut my tongue so I can't talk to you / Burn my skin so I can't feel you / Stab my eyes so I can't see...」一連四句愛之深、傷之切的歌詞,在Sharon Van Etten放任倔強的高唱下,顯得份外殘酷。這樣強悍的歌曲,會否跟專輯中其他作品格格不入?不妨聽聽全程以鋼琴伴奏的〈I Love You But I'm Lost〉,Sharon反覆地唱著「I love you but I'm lost, I love you but I'm lost, I love you but I'm lost, I love you but I'm lost... I love that there’s no cross」你會明白她口中的殘忍是真實的,但都是意氣之話,最心底的一句仍是「I love you」,只是她愛得不知所措,只好把過錯都歸咎於自己。所以《Are We There》本質不是溫婉,而是軟弱,正好是都市人對愛情二三事的美麗錯覺。

Rating: ★★★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