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14日

Flying Lotus《Until the Quiet Comes》[2012]


「氣質」是很難言傳的東西,本名Steven Ellison的加州音樂人Flying Lotus在我心中一向也很有氣質,有一部分當然來自他的音樂,但更大部分的感覺都來歷不明,沒有具體解釋。在這種氣味下,任何音樂人,例如Thundercat、Lorn、Earl Sweatshirt,只要能夠與FlyLo拉上關係,就會自然地被加分。

Steven出身於音樂世家,是已故樂手John Coltrane與Alice Coltrane兩夫婦的侄孫,上張專輯《Cosmogrmma》也有邀請他們的兒子Ravi Coltrane吹奏色士風。親屬擅長的都是傳統爵士樂器,而自己用的卻是一部Laptop,內裝幾個音樂製作軟件,把收集回來的聲音混合加工成事。所以有些樂迷對FlyLo的評價比較負面,認為他只是在玩電腦,對傳統音樂毫無認識。

不過Flying Lotus確實從未失手過,想想他一連幾張專輯,《1983》、《Los Angeles》、《Cosmogramma》有哪張不好聽?他的專輯,一張比一張進步,若果把他這種電音與爵士樂的混種統稱為Nu-Jazz,我們在他身上看到的趨勢是:電音漸漸減少,但爵士成份高了。也就能解釋為何他的音樂在行內愈來愈有名,幾乎成為品味的代名詞──因為大家對爵士樂都有種莫名的喜愛。


新專輯《Until the Quiet Comes》的誕生,當然離不開FlyLo的電腦,這幾年他在混音軟件上的應該更得心應手。但除了用電腦把音樂左併右貼,這回他也將精力放在樂曲的編排,即是他以往引人詬病的問題。他聽回姑母Alice Coltrane的演奏作品,認識多點傳統音樂,也上了幾節鋼琴課,增進樂理知識,在旋律上作出一番苦功。

而邀來的外援團隊依然十分強大。Stephen Bruner (a.k.a. Thundercat)包辦了所有Bass的演奏,成為碟中另一靈魂;找回合作愉快的小提琴手Miguel Atwood-Ferguson繼續為FlyLo作品帶來絲絲美態;甚至在〈Hunger〉,可以找到Radiohead結他手Johnny Greenwood的名字;客席歌手有Erykah Badu、Thom Yorke、Thundercat,一向留意FlyLo音樂的朋友對這個歌手陣容應該不會感到意外。

前三張一路走來的趨勢仍然影響到《Until the Quiet Comes》,Steven不再是那位在舞池叫大家手舞足蹈的DJ,他在專輯中的責任,是用將所有樂手提供的音軌,透過電腦集結成為一首首美妙至極的樂章。抽走了以往的重型節拍,編排更加即興,專輯呈現出Minimal的聲音,再將爵士樂的成份加重,使《Until the Quiet Comes》可以當成新派Jazz來聽,也許他應該與Ninja Tune的藝人合作。初聽可能會略嫌FlyLo這次玩得過份優雅,令一眾期待聽到「跳舞專輯」的朋友失望,唯有說他志不於此吧。

之前說到Thundercat是碟中另一靈魂,因為他在專輯中曝光率奇高,事實上如果沒有他的Bass演出,《Until the Quiet Comes》很大機會成為一張偽品味爵士唱片,在〈All In 〉、〈All the Secrets〉、〈DMT Song〉、〈Only If You Wanna〉這些有著Free Jazz編制的作品中,Thundercat的Bass都成為耀眼的角色。而〈Putty Boy Strut〉和〈The Nightcaller〉這首回歸FlyLo舊風格的舞曲裏,Bass的出現也成為歌曲風向的轉捩點。即使〈See Thru To You〉的主菜在於非裔敲擊樂,Erykah Badu的人聲鼎沸,也只是剛好與Bass的搶眼度平起平座。可以說FlyLo在平衝這方面做得無從挑剔,掌握到做Nu-Jazz所需的材料和份量。

如果聽《Until the Quiet Comes》聽不出任何特別之處,嘗試調整聆聽用的音響器材,把低音調大點,讓專輯中的貝斯更突出吧,肯定會聽到出神。

Rating: ★★★★

2012年10月7日

Lupe Fiasco《Food & Liquor II: The Great American Rap Album, Pt.1》[2012]


逝去感情如何留得住?

也許Lupe Fiasco以前實在太乖巧,《Food & Liquor》和《The Cool》把「Hip-Hop Is Dead」這句話完全推翻,大家都將所有期望交付於這位Hip-Hop新星手上。怎知Lupe墜入與廠牌於商業表現上的拉鋸戰,再賭氣地以一堆爛作敷衍唱片公司高層,即使支持者明白這是無可奈何的事,也不能接受Lupe在《Lasers》中表現出的劣質品味。如今Lupe Fiasco的職業生涯刻上了一個不可清除的污點,大得連以前累積的民望差點完全被拉倒。

2012年10月3日

The xx《Coexist》[2012]


口裏說不。

本以為經歷了較早時間在網上令人失望的試聽後,The xx的新專輯《Coexist》不可能踏進家門半步。但現在《Coexist》的白底彩叉封面不但漂亮地聳立在家中的唱片架,還要以黑膠配CD的姿態出現。

去到唱片店,老闆跟我說這店會於星期末搬遷,就是說,寬敞的店,下星期起將不再存在。店內有除了我跟老闆,還有幾位顧客,他們互相認識,顯得我格格不入。本來沒有打算買唱片的我,時常被牆上大大張The xx唱片奪去目光,很矛盾,我明明不喜愛他們的新專輯,近期卻被唱片中的音樂佔據著腦袋。

欲將The xx從腦海揮走之際,我不慎將目光投放在其中一名買Hot Chip唱片的顧客身上,然後老闆播放著《Coexist》。

媽的!就是這個感覺。

音響好,店舖陳設很好,眼前人更好,整個格調太好,令本來不太精彩的音樂瞬時昇格了不少。再問老闆唱片價錢,黑膠配CD的價錢原來十分划算,為了記住這個微妙的時刻,我決定把唱片買下來。

「二百蚊有黑膠同CD,抵喎,有冇多一隻?」
「呢隻最後一隻喇。」
「出面淨係CD都賣百一、百二啦,二百蚊多隻黑膠真係抵!」
「呢隻碟係度聽就幾好,如果就咁係屋企聽就悶囉。」

三人在收銀台討論這張唱片,我口裏說音樂,眼睛卻只顧望著這個人。不過我沒有很細心觀察,事實上大學畢業後這一年,我已經再沒有仔細觀看感興趣的人,生怕不自覺地墮入深淵,最後不能自拔的只有自己。淺談幾句後,便付鈔怱怱離去。

與友人飲飽吃醉後,回到家中已是差不多凌晨一時,洗個澡,開著電腦,將新買的CD轉成MP3,再灌進手機,便準備睡覺。關了燈,脫去上衣,攤在床上,用手機播放這張專輯。音響不太好、眼前漆黑一片、沒有想見的人,加上酒氣未除,此時聽《Coexist》又是另一模樣。我嘗試回憶剛才在唱片店的景象,但思維被點點酒精打亂,無法重組,腦裏只有男主唱Oliver Sim的呢喃和女主唱Romy Madley Croft的悲嗚。

My heart is beating in a different way
Been gone such a long time and I don't feel the same
Will you miss me when there's nothing to see?
Tell me, how did this come to be?
And now there's no hope for you and me

一整個晚上,我糾纏於清醒與迷糊之間,時而清晰聽到二人的一字一句,但更大部分時間只聽到聲音亂作一團。我原前懷疑Jamie Smith把音樂做得這麼簡單,是為了方便將來做remix時有更大發展空間,如今總算意外地發現了其用意。

第二天起來,頭痛得要命,連班也上不了。我記不起昨晚在床上聽過的音樂,也喚不起那個人的臉龐,現在只好把音樂注入這個人的軀體內,讓我將來有時間再好好鑽探。

身體真的很誠實。

Rating: ★★

2012年10月1日

Matthew Dear《Beams》[2012]


有些人具備當明星的潛質,但總是不懂得/願意表現出來。來自德州的Matthew Dear,九十年代末與朋友成立了電音廠牌Ghostly,出道最早期只是位十分低調的DJ,玩的音樂都是很另類的Microhouse,很少出聲,也鮮有露臉,總之不易讓人記住。

後來Matthew察覺到他的低調難以令他的音樂事業更上一層樓,才陸陸續續以一連串行動提升個人形象:在其作品加插自己的歌唱,原來他唱歌頗有David Bowie的影子;把旋律搞得平易近人一點,原來他深受Brian Eno的影響;再讓大家一睹這位神秘DJ的廬山真面目,原來他長得有點像Depeche Mode的Dave Gahan。

2010年的《Black City》為Matthew帶來職業生涯逾十年的重大成功,喜歡這張專輯的人,都欣賞它不但配合專輯名稱黑暗的氣氛,更滲入點點淒美,又沒有因此抽走他獨步天下的Minimal曲式,搭上他怪氣的唱腔,和當時俊朗的外表,所有不太配合的東西聚在一起,整張專輯精神分裂得來又與歌者氣質不可割裂,當時我最常用一詞來形容這張專輯:爆seed。

如果說Matthew Dear幾項升級工程在2007年《Asa Breed》開始,到《Black City》接近完工,可向供歌迷試玩的話,那最新專輯《Beams》就是工程完成,試行了幾年,運作暢順的作品。《Beams》專輯封面上的油畫繼續由長期夥伴Michael Cina繪畫,色彩比以往來得豐富,愈來愈重視形象的Matthew,畫中主角毫無疑問為歌者本人。

歌曲方面,《Beams》這次加插了更多演唱部分,令作品更貼近流行,歌詞也跟隨了一般唱作人最愛用的感性言詞,不再是單純的呢喃,使「人聲」的存在意義較深厚。較upbeat的作品也集中在專輯的上半部分,〈Her Fantasy〉在歡愉的Jungle氣氛中,蘊含的其實是一個個歌者對愛的疑問,再轉化為膠著,最後更肯定自己的看法。這種實在的口氣從沒有在以前的Matthew音樂找到,可見他對虛實兩方開始有較明確的取向。

因此,〈Earthform〉的出現就來得有跡可尋,對聽眾的刺激從《Black City》的柔性變得強硬,主線亦從合成器轉移到bass身上,已接近搖滾風格。同樣的搖滾肌理亦出現在〈Get the Rhyme Right〉,復古的結他聲效、愈後愈猛烈的Progressive arrangement,也不是外表溫文的Matthew常用的處理手法。這些都是較另類的作品,〈Fighting Is Futile〉和〈Up & Out〉就摩登鬼馬,舊歌迷對這些聲音不會陌生,前者啟發了歌者創作〈Her Fantasy〉,後者則明顯深受八十年代的Avant-Pop影響。

深情的作品,則被安排在專輯最後段。這部分相對簡單,都是歌者的自我剖白,同樣的音效迴轉著,就連場景也可以單一幻想成在海邊的良辰美景。初聽這部分並不習慣,略嫌太重覆,只有〈Temptation〉的夢幻仙境才是Matthew應有的水準。後來再多聽幾次,對於〈Shake Me〉的慘白和〈Temptation〉的坦率才多了點認識,如果說〈Her Fantasy〉中,對某事抱有肯定的Matthew很少見,那麼歌者對某事的懊悔,也不是大家熟悉的。

愈來愈重視自己、對人性開始敏感,或者是Matthew Dear這幾年間最大的改變。

Rating: ★★★